观察|中电联解读电力数据及行业热点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2023-07-31 11:02:09

供需紧平衡须协同发力应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电联有关负责人解读电力数据及行业热点问题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苏伟

7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上半年电力供需形势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郝英杰向媒体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王益烜、副主任蒋德斌,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张晶杰就部分媒体关心的电力数据及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

夏季最高负荷预计显增

用电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0%,增速比2022年上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王益烜认为,数据从电力消费角度反映出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恢复向好的势头。一、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6%和6.4%,电力消费增速变化趋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变化趋势总体一致。

数据显示,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速达到12.1%,用电量增速明显高于增加值增速,反映出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各领域电气化改造在持续推进。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3%,用电量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8.1%,超过制造业整体增长水平3.8个百分点,反映出当前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6.7个百分点,反映出当前服务业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较快增长势头。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夏季气温、上年基数等因素,根据不同预测方法并结合专家的预判,中电联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

用电负荷方面,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叠加今年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中电联预计,夏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至1亿千瓦。电力供应方面,实际增加的稳定有效供应能力低于用电负荷增加量,此外,降水、风光资源、燃料供应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从供需平衡看,在来水、燃料供应和机组运行总体正常情况下,预计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其中,华东、华中、南方区域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形势偏紧,华北、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煤电企业尚未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上半年,在国家保供稳价及一系列煤电企业纾困支持政策持续发力下,煤电企业大面积大幅亏损的局面有所缓和。一方面,今年以来电煤市场现货价格波动下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厂燃料成本。另一方面,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持续发力,煤电价格全部由市场形成,2023年度中长期合同普遍较当地燃煤基准价上浮20%,而电力中长期合同占交易电量的90%以上,发挥了市场在保供稳价方面的作用。

但数据显示,煤电企业经营情况尚未实现“扭亏为盈”,大型发电集团煤电亏损面仍达到50%左右,部分大型发电集团仍整体亏损。

对此,韩放认为,一是由于当前电厂燃料供应以长协煤为主,而长协煤的定价机制决定了长协价格受市场价格影响的关联程度不高。韩放以北方港下水煤为例进行了进一步解释:6月份全国下水煤长协平仓价为709元/吨,仅环比5月份减少10元/吨。而对应的现货市场价格,5月31日比4月30日下降了179元/吨。二是当前市场现货价格仍高于火电企业承受能力,且7月份以来,市场价格再次波动上涨,已接近6月初水平。三是煤机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落实还有空间,尤其在“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的落实上,各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较普遍。

张晶杰认为,尽管煤电企业经营情况尚未实现“扭亏为盈”,电力企业存煤整体充足,对迎峰度夏电力供应形成较强的支撑和保障。电力行业燃料统计口径电厂日均入厂煤量同比增长12.2%,煤炭库存基本处于近年高位。截至7月20日,中电联燃料统计口径内燃煤电厂煤炭库存1.1亿吨,同比增长2241万吨,为近4年以来最高,平均可用天数21天,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近几年电煤供应质量持续下降,电厂耗煤量增速持续高于发电量增速,电厂存煤热值低、结构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火电机组出力,值得关注。

迎峰度夏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今年以来,受厄尔尼诺效应影响,极端天气呈多发趋势,6月下旬以来京津冀多地气温屡破历史极限值。根据气象预报,迎峰度夏期间,华东、华中、南方等地还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推高用电需求,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

蒋德斌认为,应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进一步挖潜,以保障用电高峰期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在供给侧,一是发电集团千方百计抓资源保供应,年度长协合同签订实现全覆盖,狠抓长协履约兑现,履约率不足部分采购市场现货补充,同时加大进口煤采购。二是加强发电机组设备运维管理,持续降低煤电机组的非计划停运和受阻率,使发电能力稳步提升。三是充分发挥大电网“中长期为基础、现货余缺互济”的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实现电力平稳运行。

在需求侧,特别是用能高峰时段,电力行业应坚持实施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做好电力负荷削峰填谷。目前,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出台了需求响应政策,为度夏期间的负荷保供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市场机制方面,电力行业也在进一步完善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加大推广范围及执行比例,引导用户错峰用电。此外,浙江、江苏等省份持续探索和创新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商业楼宇空调、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和大数据中心等领域开展以柔性调节为主导的实时需求响应能力建设。还有地方利用“大云物移智链”等数字技术提升电网运行水平,挖掘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电动汽车等新业态的保供作用。

关键词:

返回顶部